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法治护航成长路 童心守护筑防线 —— 武昌首义学院青雨支教队“三下乡”普法活动润泽乡村校园

2025-07-25   浏览:次   来源:校团委
最后一张了

“故意损坏同学物品,这也是一种伤害!”7月18日,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八实验小学余堰校区五年级课堂上,张景伟同学在课堂讨论后恍然大悟。近日,武昌首义学院青雨支教队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八实验小学余堰校开展系列法治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层开展“保护自己”“防校园欺凌”“与法‘童’行” 主题课程,用贴近乡村儿童生活的互动形式,为 140余名“爱心托管班”学生编织起一张法治 “防护网”。

互动学法,筑牢自护“第一道防线”

 “陌生人要带你走,应该怎么说?” 7月17日的低年级课堂上,支教队员李艳梅通过动画故事导入,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要大声说‘我不认识你’!还要找老师帮忙!”李煜衡同学响亮回答。队员李鼎臣巧妙地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点,转化为陌生人应对三步法等朗朗上口的口诀---“大声说‘不’、跑去找大人、马上告诉爸妈” 让孩子们在轻松跟读中掌握了自护关键。

情景演绎,解锁欺凌真面目

 “故意藏起同学的作业本,算不算欺负人?”7 月 18 日的高年级课堂上,支教队长孙佳硕抛出问题引发热议。在她的引导下,同学们轮流上台演绎郑心蕊同学生动模仿 “嘲笑他人外貌” 的语言霸凌,周梓童真实还原 “被排挤在游戏之外” 的关系霸凌。孙佳硕同学趁热打铁,用 “三步应对法” 卡片教学讲述道“第一步保持冷静,第二步记住对方特征,第三步马上告诉老师。” 针对乡村儿童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隐性矛盾,课堂特别强调 “孤立同学”“散布谣言” 等非暴力欺凌形式,帮助孩子们练就识别风险的 “火眼金睛”。

以案学法,与法 “童” 行护成长

“动画片里的小主人公被起了很难听的绰号,他可以用什么保护自己?”7 月 24 日,六年级教室,一部改编自真实案例的动画片播完后,队员邓金艳的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王仪婷同学举手回答“可以告诉老师,还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支教队员邓金艳顺势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侮辱、诽谤未成年人’,就像案例里的绰号欺凌,已经违反了这一条。”她引导同学们理解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实实在在的保护伞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法律永远是最可靠的后盾。

此次系列活动是青雨支教队“七彩课程体系“法治护航”模块的核心部分,针对乡村儿童社交支持网络相对单一的特点,通过分级教学让法治意识浸润童心。支教队长孙佳硕表示:“无论是低龄段的自护常识,还是高年级的防欺凌技巧,都是希望孩子们在遇到困惑时,能想起这些课堂上的‘防护锦囊’。”

                                                     记者:曾启航

通讯员:余意鑫

总访问量:304212

Copyright 2005 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388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