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湖北日报】用爱播撒希望 用知识点亮童心——武昌首义学院“稻田”支教队圆满收官

2025-07-24   浏览:次   来源:校团委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徐子乐 王文轩 秦天龙)“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伴随着《再见》的结束,武昌首义学院稻田支教队的队员们乘着汽车渐渐远离了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为期15天的支教故事也随着西沟乡中心小学的寂静而画上了句号。但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阳光,在这里不断传递青春力量……

7月4日,武昌首义学院“稻田”支教队在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中心小学为期15天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圆满落幕。该校16名师生组成的支教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与活动,为当地百余名师生送去了知识与关爱,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描绘“七彩假期”的生动图景。

“七彩课堂”补短板,激活乡村教育新活力

针对西沟乡小学在艺术、科普、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稻田”支教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打造“七彩课堂”。课程体系不仅涵盖语数外等基础学科辅导,更精心融入手工、幸福健康、音乐、红色文化、“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普法教育等多元化内容,有效拓展了乡村学子的视野,点燃了求知热情。

课堂上,支教老师们寓教于乐:红色文化剪纸课,孩子们以剪为笔,在方寸间勾勒红色印记,传承革命基因;幸福健康课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积极心态;音乐课上,《小美满》的童声唱响快乐童年;红色文化课讲述先烈事迹,厚植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宣讲课传递奉献担当精神;普法课结合案例,教授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在作业辅导环节,队员们耐心细致,分层指导,有效扫除学习障碍。

为科学评估教学效果,支教队创新采用“表现分+作业分+期末卷面分”的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关注知识掌握,更重视课堂参与度、品德表现、创意实践能力(如手工作业、实践作业等)及日常作业完成质量,全面记录和激励孩子们的成长进步。

播种希望助成长,特色活动润心田

支教期间,“稻田”支教队以活动为载体,深化教育内涵。7月7日,组织庄严的升旗仪式,纪念“七七事变”,引导孩子们勿忘国耻,砥砺爱国之志。7月15日,成功举办红色文化音乐节,各班学生通过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万疆》《国家》等经典曲目及朗诵,在激昂旋律中感受历史,筑牢信仰之基。

支教成果的集中展示——“稻香满西沟·童心向未来”文艺汇演于7月20日在相公村党员活动中心精彩上演。由武昌首义学院阳光爱心协会“稻田”志愿服务队主办、西沟乡中心小学承办的此次汇演,包含唱跳、小品、器乐等21个节目。孩子们用纯真的歌声、活力的舞姿和幽默的小品,自信地展现了学习成果与精神风貌。汇演尾声,全体支教队员合唱《再见》,为这段难忘的支教时光画上温暖句点。

从陌生到情深,双向奔赴暖人心

初到西沟乡,队员间尚显生疏,师生间亦有距离。然而,在共同的教学实践与团队协作中,情感迅速升温。剪纸课上默契的配合,音乐节筹备中深夜讨论后的相视一笑,日常教学中的悉心陪伴,让志愿者团队凝聚力倍增,师生情谊日益深厚。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沉默,到主动分享成果、热情询问课程,再到离别时紧拉衣角的不舍,见证了这段从陌生到情深的美好旅程。告别时刻,歌声与泪水交织,深厚的师生情、队友谊,成为所有人珍藏在心底的温暖记忆。

这支年轻的“稻田”支教队,用15天的坚守与付出,将知识的甘霖浇灌进西沟乡孩子们的心田,让红色基因在艺术中传承,法治意识在案例中萌芽,家国情怀在歌声里滋养。他们的行动深刻诠释:教育帮扶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是青春力量与乡村童心的双向奔赴。这支队伍播撒下的爱与希望的种子,必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教育之花。

 

总访问量:304212

Copyright 2005 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388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