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分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实践青春担使命,薪火相传逐梦行
二、活动时间
2024年5—9月
三、活动内容
(一)理论普及宣讲团。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将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拓展深化“百生讲坛”,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
(二)科技强国逐梦团。鼓励青年师生深入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开展调研、访谈实践等,在实践中坚定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实践。
(三)乡村振兴促进团。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积极参与“强县工程”与乡村振兴建设,开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项目,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融合进步。
(四)发展成就观察团。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组织学生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省情民情。
(五)社区实践助力团。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城乡社区,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推动校地共建、资源共享。
(六)“返家乡”专项活动。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结合“实习实训”工作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接受岗位锻炼,提高社会化能力。
(七)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组织青年学生到农村地区开展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产业兴农、质量兴农、健康兴农、绿色兴农等帮扶工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在革命老区、乡村地区落地对接,使其更精准、更有效、可持续地服务乡村振兴。
四、活动形式
1.集中组队。各学院广泛动员、指导招募、评选把关、推荐申报,所有团队组建情况需报校团委备案。各实践团队应量质并重,学校将组织评选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进行集中表彰。
2.分散实践。鼓励广大同学结合专业实习、个人兴趣特长等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结束后向所在学院(部)分团委报送实践地出具的实践证明、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
五、活动安排
(一)项目申报。(2024年5月下旬—6月上旬)各学院(部)分团委结合学院实际,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各实践团队确定选题并落实实践地、作出实践计划并进行立项申报,填报附件《武昌首义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武昌首义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汇总表》,各学院(部)分团委于6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提交至校团委。
(二)立项答辩。(2024年6月中旬)校团委组织项目立项答辩评审会,并对立项团队给予资金支持。
(三)项目实施。(2024年7月—8月)所有社会实践团队和个人按照“三下乡”活动的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四)总结表彰。(2024年9月—10月)各实践团队和个人及时进行总结,并提交相关实践成果,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校团委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对表现优异和成果突出的组织、团队、个人等进行表彰举办社会实践分享报告会。
六、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保障参加活动学生的安全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和互动参与,有效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品牌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
3.严格要求,务求实效。各单位要依法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选派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与处置。
4.认真总结,加强交流。各单位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活动,交流经验体会、提炼实践成果,做好典型选树,将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作为鲜活案例,影响教育更广泛的青年学生,扩大教育效果。
附件:
1. 《武昌首义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
2. 《武昌首义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汇总表》
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2024年5月24日
附件1: 武昌首义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 团队名称 带队教师 姓 名 单 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队 长 姓 名 性 别 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 项 目 简 介 起止时间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实践地及接收单位 实践地及接收单位: 是否提供相关保障(需具体说明): 实践内容 简介以及工作方案 包括实践背景、活动前期准备、具体活动计划、实践预期成果、安全保障措施等(可另附页,不少于1000字) 1.实践背景 (该部分主要描述实践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活动前期准备 (该部分主要描述活动前期开展的培训、学习以及物资的准备等内容) 3.具体活动计划 (该部分主要描述活动开展的详细计划) 4.实践预期成果 (该部分主要描述实践预期成果,包括调研报告等内容) 5.安全保障措施 (该部分主要描述为本次社会实践所做的安全措施、包括医疗物资的准备、突发情况的处置预案等内容) 6.其他 实践成果 展示形式 详细经费 预算 支出科目 金额 经 费 使 用 明 细 及 来 源 交通费 如:车票×元(每张)(出发地—目的地)×人次,共计×元 生活补贴 参考上例 志愿者物料 队服、工作牌、保险、药品、横幅 其他 团队成员名单 姓 名 性 别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 注 意 事 项 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设带队教师、队长各一名。 2.各团队实践完毕后,需在团委规定时间内提交活动总结报告、实践成果、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人一份)以及接收单位评语等材料。 3.各团队成员应尊重整个团队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实践任务,不擅自行动。 4.各团队成员如遇特殊情况需退出实践活动,应向队长提出书面申请,队长应及时将具体情况上报校团委,经带队教师批准后方可离队。 5.各团队成员应遵纪守法,举止文明,谦虚有礼,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6.团队成员在实践期间,不得随意外出游泳等,不经批准擅自行动发生意外情况由本人负责。 7.各团队带队教师承担指导、监督、安全管理等管理职能。 8.各团队每天应向校团委报送安全信息。 9.所有实践队员需获得父母等家庭成员支持。 队长签字: 队员签字: 带队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所在单位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武昌首义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汇总表 学院(部)分团委盖章:
序号 团队名称 团队人数 服务地点及单位 团队负责人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备注 1 2 3 4 5 6
总访问量:304212
Copyright 2005 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388